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

非常道

 

最近腦子裡,

一直在思索『道德』這東西,動機是因為發覺公司的女性同事,在用餐時常常談論的話題大都是『外遇』、『性』,不知道是我不夠OPEN OR?總感覺這是沒品的行為,如果大家都是朋友,OK呀~!但,5個人的公共場合,我們三個跟你們兩個,不、熟、耶!!

 

馬英九最近

也在推動『品德教育』,雖然我不知道教育的內容,預算合理的話,我是非常推崇。

人,要是沒有了道德,榮譽與羞恥,是不是會變成最恐怖的『動物』!

 

真巧,

昨天喵姨好不容易上MSN,最近忙脩的期末考、科展、代表台北市的英文話劇,似乎快翻了!哈!!

跟我說,她幫脩買了老子的『道德經』,是班導師建議的,跟我分享之中很多內容,真是辛苦她了,BOBBY我,受教了~~

 

以下

是我找到的一點資料,跟你們分享~

 

老子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與環境教育有關的範疇:
本人認為應自老子《道德經》的背景知識說起,老子身處戰爭、國亂、民流無歸的周末春秋時期,眼見物慾吞噬人心,故而同當時諸子一樣,苦思解決之道,而老子是由探討人、群體等缺陷中著手。
首先由「人」的生物性產生「生存慾望的滿足」,而人的軀體之外就是「環境」,包含自然環境及人為的文明環境。在環境中充滿了生命所需的資源,也充滿了危害生命的事物,故而軀體憑藉器官功能去獲取資源、逃避禍害,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,而導致「人與社會」及「人與自然」之間的衝突,並在衝突榨取的過程中衍生出「權力與慾望」,故而在資源取得、分配及交換上,將原本以維生為目的,引導至以掌權為目的,產生了文明的異化。例如:追求經濟價值是以追求極大化的資產為目標,因此不容許資產減少;另外追求權力價值則已獲取交換活動的「操控力」為目標,故而容許資產減少。
在人們只為了擁有而需索無度時,進一步便戕害了自然環境,又由於物品乃直接或間接取之於自然,在需索無度下便造成匱乏,輕者造成人與自然的供需平衡失調;重者則危害到人的生存;而開發自然的技術愈強,衝突就愈顯著。
於此背景下老子《道德經》便主張體「道」、悟「道」,進而「行不言之教,處無為之爭」,即指在當時的國君或天子能怯除其「佔有慾」、「權力慾」,那麼行事、言教終究能避免陷蔽。因為「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;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」,以天地來喻聖人或聖王,以萬物來喻萬民,意即萬物的生化、活動依天地而有,但天地並不據以為功,天地只是開敞環境,任萬物生化、活動,自生自滅;而聖王也要如自然天地般,不據萬民為私有,而任意所使,只是敞開文明環境,使萬民生息其間,不授刻削。故而標榜「無為」也!則能在無為無私中,體限於組織生活內,使人人「各遂其生」獲得生活所需之資源,這就是老子思考脫離困境的解決之道之一。

2 則留言:

  1. good 網誌內容越來越好看
    而且有深度......人類真的是很恐怖的動物~~~~!!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可跟你這隻狒狒不同喔,可都還沒退化~呵呵!

    回覆刪除